智宇物聯 專注于提供高穩定、高速率的三網物聯網卡
西藏移動物聯網時代的先鋒-行云工程
- 作者:智宇物聯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17日
- 來源:智宇物聯
相信大家看到這個題目都會產生疑惑:移動物聯網是什么,小編是不是打錯了字呀,應該是“移動互聯網”才對呀!小編在這里澄清一下,今天我們討論的確實是移動物聯網!
大家所熟悉的移動互聯網就是大家經常所說的3G、4G等,它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結合而成的,包含了終端、軟件和應用三個層面。
那么移動物聯網是什么東東?不著急,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物聯網。
國際電信聯盟( ITU) 發布的ITU 互聯網報告,對物聯網做了如下定義:通過二維碼識讀設備、射頻識別(RFID) 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不難看出,物聯網主要解決物品與物品(Thing to Thing,T2T)、人與物品(Human to Thing,H2T)、人與人(Human to Human,H2H)之間的互聯。
與傳統互聯網不同的是,H2T是指人利用通用裝置與物品之間的連接,從而使得物品連接更加的簡化,而H2H是指人之間不依賴于PC而進行的互連。因為互聯網并沒有考慮到對于任何物品連接的問題,故我們使用物聯網來解決這個傳統意義上的問題。它具有三項關鍵技術:傳感器技術、RFID標簽、嵌入式系統技術。所以可以看到物聯網更加的依賴于各種應用電路、電子技術、通信技術。
好,在有了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概念之后,我們就很自然的知道移動物聯網究竟是什么了:通過裝置在手機等移動設備上的SIM卡、傳感器、二維碼等,經過接口與無線網絡相連,給物體賦予智能,可以實現人與物體間和物體與物體間的隨時隨地的溝通和對話,體現出了規模性、流動性、安全性的特點。
正是因為移動物聯網相比于傳統物聯網突出的優勢,各國都在加快移動物聯網的建設,我國也加快了移動物聯網建設-行云工程。
現階段,全球超過80%的陸地及95%以上的海洋,移動蜂窩網絡都無法覆蓋。為了使得移動物聯網系統的覆蓋范圍覆蓋全球,基于天基衛星的設計方案很自然的走入我們的視線。我們所熟知的GPS、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它們正是采用了衛星組網的方式實現的全球定位,而且其定位效果非常好。一旦有了天基物聯網,海洋、島嶼、沙漠等地或能輕松互聯。
行云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組成,空間段以低成本衛星通過低軌組網的方式,構建“48+9”衛星星座,由48顆800km軌道低傾角接入星和9顆1400km低軌中繼星組成;地面段包括兩個地面站,分別布設在武漢和三亞,負責對衛星星座的測控和通信數據傳輸;用戶段為廣泛分布的眾多用戶終端,終端形式包括微型終端、手持終端、移動終端。
通過這三個主要的層面,行云系統可以對南北緯55度范圍內地區進行實時覆蓋,應用行業領域包括野外數據采集、物流運輸、安全監測、救災應急等。
就在你閱讀這篇文章的同時,行云系統正在穩步地推進當中。2017年1月,“行云工程”首顆技術驗證星“行云試驗一號”衛星乘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已成功發射入軌。今年年內,“行云工程”就可以完成總體方案論證,進行關鍵技術攻關。相比于北斗導航系統這樣的國家命脈性工程,“行云系統”更偏重于商業化應用系統。這一點從“行云一號實驗星”沒有使用“長征”系列火箭發射這一細節看出。快舟一號甲小型運載火箭是在快舟一號火箭基礎上適應性改進的一型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通用型固體運載火箭,采用國際通用接口,可為300kg級及以下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具有發射成本低、準備周期短、保障條件少和快速集成、快速入軌等特點。可以預見,之后行云系統空間段的其他衛星也將由“快舟”系列火箭發射,這同時也是為“快舟系列”做的一次最為有效的推廣。
細細深思的話,再看看行云工程的執行者,中國航天科工四院旗下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月15日剛剛揭牌,新鮮出爐。這個背景很有意思,我們很難不往深了去想。一個純民用的工程需要航天北京的單位主導嗎?難道這個項目一點軍工意義都沒有?回答一定是否定的。怎么著也是天基威懾網絡的一部分,但是作為低軌窄帶衛星,抗摧毀能力其實不高,所以確實民用意義大于軍用意義了。
行云系統的地面段在今年也將有條不紊的開始建設,地面段就像是行云系統的大腦一樣,不僅指揮著空間段衛星星座的運行、通信、測控,而且它還參與用戶段的信息交互、數據傳輸、系統調度等角色。可以這樣理解三個系統段的角色:空間段就像是人的眼睛和耳朵,它可以保證系統聽的見、看的遠;地面段就像是人的大腦,它負責數據的處理、系統的調度、信息的交互等功能,它保證了系統高效、有序的持續工作;用戶段就像是人的手和腿,可以完成用戶與用戶“握手”,當然在物聯網里,這里的用戶指的是人或者是物。
行云系統的用戶段建設將借助于各種傳感器、RFID標簽、嵌入式系統技術三種關鍵技術得以健全。隨著這三項關鍵技術領域的不斷突破,用戶段也將不斷走向成熟。
截至2018年3月,行云系統已經進行了初級系統試運營;可以預期的是,2020年年底行云系統將完成全系統構建。這將標志著一個全新時代-移動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到那時,人與自然的關系將會發生本質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