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宇物聯 專注于提供高穩定、高速率的三網物聯網卡
西藏“泛在電力物聯網”很虛嗎?
- 作者:智宇物聯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17日
- 來源:智宇物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售電網訊:近日,備受業界關注的《泛在電力物聯網2020年重點建設任務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正式下發。質疑聲又起:國網要做的這些事太虛了,泛在電力物聯網就是喊口號。
看不見的就是不存在嗎?就是虛的嗎?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所有都人離不開;種子從播種到發芽,沒多少人見過它每天的成長軌跡,但秋季可以收獲實實在在的累累果實。很多人感覺虛:一種可能是沒理解;一種可能是理解了,但不相信或者故意抵制。
(來源:微信公眾號“享能匯”ID:Encoreport 作者:Encoreport)
你真的了解泛在電力物聯網嗎?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的“三型兩網”戰略,業內人可能都知道。但有一處細節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國網明明要打造“三型兩網”,為什么外界宣傳最多的卻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剩下的“三型一網”為什么不受待見?
“這很正常啊!父母對兒女還有個親疏遠近之別呢。國網總提泛在電力物聯網,說明這個網重要唄!”
這張網為什么重要?既然這么重要,為什么有些省份的地方電網不去好好建設這個網,卻仍一臉懵逼,不知所措?既然這么重要,為什么很多人對它信心不足,認為這張網很虛?
泛在電力物聯網很虛嗎?從形式上來說,是的。因為泛在電力物聯網以大數據和互聯網為基礎,無論是大數據還是互聯網,都是無形的,以它們為基礎的泛在電力物聯網當然也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從內容來說,則一點都不虛。
泛在電力物聯網是國網“三型兩網”戰略中的“兩網”之一,另一張網是“堅強智能電網”。而“三型”是指“樞紐型”、“平臺型”、“共享性”。
個人理解,“三型兩網”的關鍵詞在“兩網”,“三型”是形容詞,是描述“兩網”的。具體來說就是國網未來要打造樞紐型、平臺型、共享型的“兩網”,所以“三型兩網”只提“兩網”。“兩網”之中,“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大部分工作,已經在2018年以前基本完成,所以目前階段的最重要工作是另一張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只有具備這三種特性的兩網建成融合在一起了,才能實現“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戰略定位。
那究竟什么是“泛在電力物聯網”?電力行業對“物聯網”的理解是:物聯網是一個實現電網基礎設施、人員及所在環境識別、感知、互聯與控制的網絡系統。其實質是實現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通信信息資源的(互聯網、電信網甚至電力通信專網)結合,從而形成具有自我標識、感知和智能處理的物理實體。實體之間的協同和互動,使得有關物體相互感知和反饋控制,形成一個更加智能的電力生產、生活體系。從而衍生出泛在智能電網,——基于通信技術的全業務泛在電力物聯網,也就是泛在電力物聯網。
就目前國網的技術儲備而言,增強電網的感知、通信、計算和分析能力,是其可預見的發展方向。2018年的國網信通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提出了建設國網-電力物聯網SG-eIoT (electric Internet of Things)的技術規劃。預計打造終端、網絡、平臺、運維、安全等五大體系,打通輸電業務、變電業務、配電業務、用電業務、經營管理等五大業務場景,通過統一的物聯網平臺來接入各業務板塊的智能物聯設備,制訂各類電力終端接入系統的統一信道、數據模型、接入方式,以實現各類終端設備的即插即用。
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通俗解讀
以上兩段話的通俗解讀是:國網未來要轉型,要從統購統銷的傳統“供銷社模式”轉變成做平臺、做服務的“淘寶模式”,相應的,利潤增長點也將從以往的投資建設電網獲取新增售電量利潤轉到現在的連接服務大量用戶為用戶創造價值從而獲取平臺收益。
而泛在電力物聯網,是實現這一轉變的基礎和關鍵。只有織好了這張網,才能真正實現電源接入、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各個環節的網上貫穿,才能真正打造出涵蓋政府、終端客戶、產業鏈上下游的智慧能源綜合服務的樞紐型共享平臺,才能真正有底氣打造出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聯網企業。
什么是供銷社?顧名思義就是“專門供應、銷售的合作社”,是計劃經濟時代政府推動集資成立的“超級連鎖店”,老百姓吃穿用行各色所需由供銷社統一供應、統一銷售,是名副其實的甲方爸爸。
淘寶模式年輕人應該很熟悉了。淘寶負責搭建網絡平臺,招攬此前一直在線下直接交易的買賣雙方轉移到線上進行交易,并負責維護監督交易結果的公平、公正、公開,而淘寶本身不參與交易。
買賣雙方不見面就可以直接交易,而且還能最大化配置全國資源——這種簡潔、高效的淘寶模式,現在看來簡直是天才想法,當初馬云用來融資時,卻屢屢吃閉門羹。為什么?因為當時的網絡用戶還是少數,當時的網絡配套還不成熟,當時的物流條件更不成熟,投資者會覺得這事聽著有點虛,落實有點難:現實交易都有騙人的時候,通過網絡搭建的一個虛擬平臺進行交易豈不是更不靠譜?買賣雙方在你的平臺上交易,平臺拿錢跑了怎么辦?不見面就交易,買方收到貨不給錢怎么處理?賣方交的貨我不滿意怎么辦?我買完了貨,幾天能交貨啊?……這些如今早已經不用擔心的問題,在當初都是困擾馬云的大問題,也都是讓人覺得淘寶很虛的大問題。
現階段的泛在電力物聯網,正在遭遇淘寶起步階段一樣的困擾:概念很好,但因為互聯網建設周期長、見效慢,而且無形、無影,很容易讓人產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
周期長,見效慢的長遠效益,總不如看得見,夠得著的短期利益實惠,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長遠眼光,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耐得住長期寂寞。這才有了某些急功近利行為的產生。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在中國能源大轉型的背景下,國網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心情是急迫的,不論是剛剛發布《大綱》,還是寇董不久前接受電力報的最新專訪,都可窺其一二。
據了解,為了打造泛在電力物聯網,目前國網系統接入的終端設備超過5億只(其中4.7億只電表,各類保護、采集、控制設備幾千萬臺),規劃到2030年,接入SG-eIoT系統的設備數量將達到20億,整個泛在電力物聯網將是接入設備最大的物聯網生態圈;經過D5000、調控云等系統改造和升級,國調中心在電網觀測、控制水平已經稱得上世界先進,輸電網基本做到可觀、可控、能控、在控;各地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也在推進當中,規劃到2020年完成全網95%的配電自動化覆蓋率,各種在線監測、智能預警系統比比皆是;基于PMS2.0系統,主要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近兩年內也能基本完成;通信網絡建設如火如荼,無線專網、保護專網陸續上馬;國網智慧車聯網平臺目前已經連接全社會80%的公共充電樁以及4萬多輛電動汽車。想要在近年內交一份能夠寫出足夠多亮點的成績單,問題應該不大。
任何生意要獲取超額利潤都必須遵循一個基本準則:在某一個領域里用戶有明確需求并且你能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力遠遠超出競爭對手。無論國內外,無論國有、民營,任何企業都是這么做的。以往的電網投資建設同樣具備這個特點,用戶要用電,只有電網公司能供電,但是,隨著售電放開以及用電增速放緩,投資建設電網未必是劃算的買賣了。淘寶這樣的平臺,滴滴這樣的平臺,在苦心經營若干年后,反而在各自領域形成了壟斷地位,嗯,這是好買賣。“壟斷”沒什么好羞羞答答的,每個有志向的企業,無論大小,要么已經形成壟斷地位,要么在追求壟斷地位的路上。
清晰明了的戰略配上迅捷果敢的行動,泛在電力物聯網,真的一點都不虛!
原標題:“泛在電力物聯網”很虛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售電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系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