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宇物聯 專注于提供高穩定、高速率的三網物聯網卡
麗江地「簡單易懂」區塊鏈是什么鬼?如何在物聯網中應用?不再懵圈
- 作者:智宇物聯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13日
- 來源:智宇物聯
提到區塊鏈時,不由讓人聯想到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貨幣,但是虛擬貨幣并不等同于區塊鏈、實際上區塊鏈是虛擬貨幣的技術基礎。

除了應用于虛擬貨幣外,區塊鏈還能應用于公共、金融、物聯網、物流及版權保護等信息領域。同時,區塊鏈技術也是國家極力推動的新型創新技術。

什么是區塊鏈:
既然區塊鏈應用如此廣泛、且具有廣闊的前景、那么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區塊鏈到底是什么。
區塊鏈的歷史
區塊鏈的核心技術早在1991年就被提出,當時只是用來標記電子文檔,記錄每一次的更改來判斷文件是否被篡改,直到2009年一位名為中本聰的日裔美國人(其真實身份存疑)的一篇關于虛擬貨幣的構想的文章中首先提出了區塊鏈的應用(創建了比特幣),區塊鏈開始廣受關注。
區塊鏈的定義
區塊鏈是一種新型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的數據存儲結構。區塊鏈涉及到數學、加密算法、密碼學、互聯網、計算機編程等多個領域的知識。
區塊鏈的特點解釋
去中心化:區塊鏈的最重要的特點是去中心化,什么是中心化呢?即圍繞著某一個固定的中心。以轉賬為例,那么就有一個賬本用來存放所有人的信息、假如A向B轉賬100元、則A在賬本上的存款數據-100,B的數據+100,這就是中心化,所有交易圍繞著這個賬本。假如一天某個不懷好心的銀行職員篡改了賬本數據,那么這個時候將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中心化是有著巨大的風險的。為了避免數據被輕易篡改,我們就需要更多的賬本來同時保存交易信息,這樣只有同時修改半數以上的賬單才能完成修改的目標,這大大增加了數據被篡改的難度,這也被稱為分布式賬單。
非對稱信息加密:區塊鏈采取哈希算法的加密方式,無論是一句話、一本書、還是更大的數據,哈希算法能將它轉換為256位的二進制字符串,且倒推難度極大,只能依靠不斷使用不同的信息去比對。以一臺可以每秒鐘進行10000次比對的計算機為例,破解需要年。
區塊鏈可理解為區塊和鏈組成,區塊鏈由無數個區塊和鏈組成。區塊可以理解為每本記錄交易的賬單,那么如何將它們連接起來呢?每個區塊都存儲了上個區塊的加密信息,同時還存儲本次的數據和加密信息,這樣就將所有區塊鏈接起來。舉例來說:還是以轉賬為例、A向B轉了100元,為了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將這筆交易通過加密轉換為一串字符串(哈希值),第一個賬本記錄了這個哈希值,這個賬本又被稱為祖先區塊(Genesis block)。接下來A又向B轉賬1000元,這個時候第二個賬本保留了第一筆交易的加密字符串,同時記錄了此次交易,并將賬本的數據加密成一串字符串。依次類推,當第三筆交易發生時,第三個賬單記錄了上次和本次的加密字符串,這樣一個個區塊就被鏈接成區塊鏈。這樣數據將隨著鏈條的長度擴張實現永久保存。當我們想要篡改其中某一個數據時,其加密字符串就會被修改,區塊的前后加密字符串將不能對應,這個區塊就會被認為是不合理的。

區塊鏈的物聯網應用:
由前面的介紹可知,區塊鏈具有高可信度且數據永久性的特點。在如今的物聯網應用中,大都依靠服務器、客戶端的傳輸模式,存在數據通過服務器進行集中的中心化管理造成的數據安全問題以及由于傳輸數量增長帶來的服務器壓力問題。在一些安全性要求極高的物聯網應用場景,如無人駕駛技術,指令數據的安全系數將大大提高,同時每輛汽車之間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傳輸,提高了系統運行效率。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區塊鏈的安全性和公開透明的特征可制定相應的規則,使節點可以獲取在其他公開的物聯網設備的信息(如傳感器數據等)、可以真正實現”物物互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