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宇物聯 專注于提供高穩定、高速率的三網物聯網卡
武威“最強”物聯網生態系統穩步實現中,吉林移動明確NB-IoT網建…
- 作者:智宇物聯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16日
- 來源:智宇物聯
吉林移動已組織各地市開展了NB-IoT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目前吉林移動已完成NB-IoT一期站點規劃數據制作和廠家OMC網管系統升級,計劃于2017年底完成1117個NB-IoT站點建設、開通及單驗工作。
為滿足更多場景的物聯網部署需求,中國移動將同步推進NB-IoT(窄帶物聯網)技術,計劃2017年內實現全國范圍內NB-IoT的全面商用,全年智能連接數增加1億戶,總規模達到2億戶。中國移動將立足并全面推進“端-管-云”,攜手產業打造最強的移動物聯網生態系統。
未來,面向新型移動物聯網,中國移動將為行業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最領先的移動物聯網,以及更專業、更高效、更豐富的數字化新型服務。同時,將持續打造最強生態體系,為合作伙伴提供更優惠創新的政策,攜手產業共同降低成本、擴大連接、創新應用。
中國移動提出的“大連接”戰略是企業自身發展的明智選擇,物聯網的豐富應用會帶來無盡的市場潛力。而物聯網(NB-IoT)能力建設將是“大連接”戰略基礎。中國移動吉林公司(以下簡稱吉林移動)全面貫徹中國移動“大連接”戰略,積極推動NB-IoT網絡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已經做好了準備,并規劃了未來幾年頻譜和網絡建設計劃。
明確網絡演進及規劃
截至2017年9月,吉林移動終端用戶數已達1927.5萬,其中手機終端用戶數1921.9萬(除去CPE、MiFi等終端用戶),占吉林全省2016年常駐人口數2733萬的70.32%,但三家運營商手機用戶市場競爭慘烈,其業務創收能力日益衰減。因此,發展NB-IoT用戶對吉林移動意義重大。
吉林移動現網的GSM站點是17609個,小區是45633個,而G網終端用戶數在2017年10月已減少至640.5萬,預計2018年底降低至460萬。隨著GSM網絡業務與用戶的遷徙,經無線資源精細化調整,可縮減載頻資源,使頻率復用度下降,釋放G網頻譜。從現階段來看,900MHz的低頻強覆蓋特性正符合NB-IoT應用的廣覆蓋要求,GSM 900M網絡可平滑演進為NB-IoT。
1.前期準備工作
吉林移動已組織各地市開展了NB-IoT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全面推進GSM網絡900MHz頻率重耕工作(先降配、后退頻),城區單小區載頻配置由4.33降低至3.31,城區高配小區占比由14.79%降低至7.51%。在日常及國慶“雙節”期間,G網網絡質量穩定。現網已滿足吉林移動一期NB-IoT建設的1MHz頻譜要求。因此,吉林移動確定將91號至94號頻點供NB-IoT使用,90號頻點用做隔離頻點。吉林移動將于2017年11月底通過頻率精細優化完成1MHz頻譜的退頻工作。

吉林移動NB-IoT頻譜規劃
2.站點梳理規模
吉林移動已啟動NB-IoT一期建設工作,預計全省建設規模為完成1117個NB-IoT站點建設。從廠家分割看,華為670個占比60%,中興447個占比40%。從覆蓋場景看,本期建設均為核心城區,未在縣城、農村部署。從地市分布看,省會城市數量574個比例高達51.39%。從建設方式看,純新建站點803個,共址站點314個。預計2018年吉林移動NB-IoT連接數最低達215萬,現一期規模暫時無法滿足2018年基本需求。
3.頻譜重耕規劃
吉林移動一期NB-IoT建設期間,GSM900M部分頻段優先完成NB-IoT網絡的演進,最終將保留4MHz左右帶寬用于G網兜底,保障低價值用戶的通信需求;未來在LTE FDD牌照下發后,吉林移動會考慮將原G網900MHz部分頻譜用做LTE FDD,配合現網F頻TD-LTE,形成雙層保底4G網保障深度覆蓋能力,主要承擔VoLTE、即時通信、微博等低速率、低流量的數據業務;將原G網1800MHz全部頻譜用于LTE FDD,配合D頻TD-LTE站點,用作上行容量補充,并提供下行大數據、高速率的數據業務。5G網絡主要用于核心城區,提供差異化數據網絡服務。

吉林移動未來幾年頻譜規劃表
4.時間計劃排期
吉林移動按照籌備、建設、提升三個大階段,逐步完成NB-IoT網絡規劃數據制作、工程優化故障排查、站點集中性能保障、網絡優化質量提升四個關鍵點工作。目前吉林移動已完成NB-IoT一期站點規劃數據制作和廠家OMC網管系統升級,施工建設與工程優化并行進行中,計劃于2017年底完成1117個NB-IoT站點建設、開通及單驗工作。
預計2018年吉林移動發展物聯網用戶215萬至400萬,將推出了插入式、貼片式、二維碼卡等多種形式物聯網專卡,目前已與樓蘭等多個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努力開創數字化產業新格局。屆時,NB-IoT網絡發展,將根據覆蓋及用戶分布滾動規劃,以確保資源精準投放。
積極開展網絡建設及優化
吉林移動通過結合成本效率、網絡質量、無線設備廠家特性差異等因素確定了一期NB-IoT網絡建設方式,分別為:GSM升級,TD-LTE升級、新建。其中BBU板方面,需升級GSM BBU站點295個,需升級TD-LTE BBU站點308個,新建BBU站點數514個;RRU板方面,需升級站點115個,需替換站點180個,新建站點數822個;天饋方面,G網復用站點297個,TD-LTE復用站點259個,獨立天饋站點561個。

吉林移動無線網絡建設與優化
在優化方面,吉林移動NB-IoT網絡籌備期以G網質量保障為主,按中國移動集團總部統一部署推進落實G網頻譜重耕任務;NB網絡建設期,完成GSM、TDD-LTE、NB-IoT、FDD-LTE等四網協同互操作模型探索;NB網絡發展期,深入優化基于業務、覆蓋、容量、感知等四網互操作策略。
面臨五方面問題及挑戰
在GSM900M頻譜重后的NB-IoT網絡演進建設過程中,原GSM網絡信道資源、頻率配置等頻繁調整,勢必會帶來容量受限、干擾影響、感知投訴等一系列網絡質量問題及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G網業務遷徙能力決定G網頻譜重耕成效,不光是保障目前4G網絡的深度覆蓋能力,還需要市場引導、終端支撐。
二是G網頻譜壓縮后,由于無線信道資源縮減,導致網絡對抗高話務沖擊的能力下降,話務熱點區域存在容量受限問題,節假日場景保障難度增大。以省會城市長春市城區為例子,按重耕后的理想配置,多處區域存在容量隱患問題,目前長春地區GSM900M高配小區比例仍然遠超全省均值。
三是G網頻譜壓縮后網絡頻率復用度增大,會影響網絡底噪抬升,造成網內干擾;此外,新建的NB-IoT網絡由于隔離度不夠,引入新的網外干擾。
四是NB-IoT與G網小區共天饋場景,由于NB-IoT站點覆蓋能力較同頻段GSM站點強20dB,優化的取舍矛盾將日益凸顯。
五是因前期原G網小區下掛直放站信息管理不善,共站址升級為NB-IoT站點后會嚴重新入網站點質量。
總結
面對日益殘酷的通信市場競爭,網絡質量是通信企業的生命線的宗旨未曾改變,800M/900M低段頻譜資源的強覆蓋特性適用于NB-IoT網絡的豐富應用,但是多網協同發展多業務并存開發給運營商網絡運維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而規、建、優、維的網絡基礎能力將決定三家運營商的物聯網起跑線。
聲明
作者:中國移動吉林公司 陳力 張鵬 任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