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宇物聯 專注于提供高穩定、高速率的三網物聯網卡
保亭二維碼遭遇NFC全面反攻,物聯網時代激戰已打響
- 作者:智宇物聯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14日
- 來源:智宇物聯
移動互聯網的第一戰是從移動支付開始的,準確的說,是紅包大戰及網約車支付,到了5G時代,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成為新熱點,戰事一觸即發。
最近一段時間,ETC突然加速。因為軟強制的影響,銀行、支付機構等等都加入到了ETC辦理之中,雖然大家都“很克制”,但火藥味并不小。
然后,北京公交宣布,取消所有公交一卡通的開卡費。此前,各地的公交卡聯網也在快速推進中。
一系列的事件,如果我們綜合起來看,就會發現,NFC正在高速、公交等交通領域全面應用,而此前的車牌付、無感支付和二維碼上車等都失去了發展空間。此前,NFC敗給二維碼只要是因為設備不配套、不能互聯互通以及開卡麻煩且收費,現在這些問題都一一得到了解決,而且是雷厲風行。
3月份,有關部門領導就表示,工信部已和交通運輸部達成了重要共識,將在中國的公路上加快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的改造,而從現在的推進力度來看,絕對是貨真價實。
從技術上看,NFC并非新技術,但應用在交通等即時場景卻非常有利,此前因為網絡和終端方面的原因遲遲得不到普及,現在擁有了B端的強制推廣,對C端的拉動顯而易見。物聯網時代,就是一個B端強勢C端弱勢的時代,此前靠前端應用來牽動一切的移動互聯時代過去了。
未來,不僅僅是在交通方面,我們預計,二維碼在很多公共領域都要退潮,NFC移動支付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一方面來自于技術的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二維碼太丑了。
一旦充分應用了物聯網芯片技術,而不是在表面上貼二維碼,那么,移動支付的場景就會大大拓展,不再局限于面板大小和印刷便利,通過內置的方式使得支付可以隨時隨地,可以更好的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互動。

趨勢一旦形成,就不可逆轉。5G給了NFC發展的機遇,網絡終端應用同時具備,芯片的使用范圍普及,成本大幅度降低,不僅僅是NFC,也會有更多的芯片被應用起來。不要擔心用戶轉移不過來,實際上,用戶習慣的遷移一部分來自習慣養成,一部分會來自強制,而來自B端的軟強制作用巨大。
同樣,我們也會看到,不僅僅是移動支付,其他所有二維碼應用的場景,芯片都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芯片作用下,媒體形態也會變化,那個大而丑的二維碼該消失了留出空間做什么都可以,全面屏都讓攝像頭隱身了,被掃的二維碼沒有理由不被嫌棄。
比如,各種芯片植入后,點讀筆類似的媒體形態就會大行其道,不需要APP,類似小程序又高于小程序,只要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不需要任何APP,一切的連接自然而然。
以后見面也不用互相留名片掃碼加好友,貼一下就可以互相關注,喊一聲就接通視頻,需要的只是你不需要記憶的手機號識別碼,他存儲在芯片(或者虛擬SIM)里,只要有這個芯片碼,不管他在哪,不管他在用什么設備,都能即時接通,也許和電視也許是汽車,當然也可以是手機。
軟件已經定義了網絡,也正在定義云計算,接下來定義智能終端,在物聯網的世界里,只有終端形態差異,沒有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投影的區別,要說區別,只在于你的場景。不過怎么說,二維碼都無論如何滿足不了這些要求。
說到底,5G時代里,人機是要有條件分離的實現移動場景,“人—手機—二維碼”這樣的模,將被“人—芯片”+“機—芯片”這樣的模式替代,類似刷臉支付、NFC支付等等都會大行其道,我們終于可以遠離黑乎乎傻乎乎的二維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