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宇物聯 專注于提供高穩定、高速率的三網物聯網卡
5G+云計算,中國聯通打算這么干
- 作者:智宇物聯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21日
- 來源:智宇物聯
近年,我國云計算產業規模持續高位增長,并加速向政務、制造、金融等更多領域深化拓展。今年6月6日,5G正式商用,大家的關注點在于5G能夠帶來什么改變?中國聯通副總經理梁寶俊在日前聯通主辦的“聯通沃云峰會”上表示:“萬物智聯最核心的是數據和智能,5G將產生更多數據,這為我們發展云計算產品和服務帶來巨大的機遇,相信云計算一定會成為數字世界的基座,成為基礎中的基礎。”面對5G帶來的數據價值,中國聯通計劃如何抓住機遇,業界對5G與云計算的未來發展趨勢又如何分析?
面向5G建云
“我們為沃云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制定了一系列行動計劃。”中國聯通云數據公司總經理沈可說,“聯通沃云將在研發實力、云池規模、收入規模、開源貢獻度四個方面實現全面提升。”
我國云計算市場已經從早年的虧本轉為近年的高速增長。阿里云、騰訊云一路領先,運營商的三朵云以及華為云也快馬加鞭。經過六年耕耘,沃云目前處于行業第二梯隊,已為數十萬用戶提供優質云服務,并擁有百萬級vCPU計算能力。
沈可說:“5G時代,數據源從終端產生,經過小站、基站、端局、城域網到骨干網,最后到云端的數據中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提供沃云的小云、基站云、局端云、CT云以及核心云,沃云會承載相關的數據流、業務流和控制信息,使沃云和5G深深地產生共鳴。”
5G帶來的不僅是大帶寬,還有成倍增長的數據量,更大規模的人人、人物、物物聯網。在5G時代,沃云可作為5G重要的承載平臺,發揮其獨特作用。
聯通沃云推出了四大計劃:造云計劃、聯云計劃、騰云計劃和薈云計劃。造云計劃重點解決云資源池和沃云打造的問題,聯云計劃重點解決云聯網建設和運營問題,騰云計劃重點解決云運營和管理的問題,薈云計劃重點解決云應用和生態鏈的問題。
“三層云池一張網,四大平臺一朵云,一個市場N個產品。”沈可將未來聯通沃云的藍圖編在三句話中。三層云池是指核心云池、骨干云池和邊緣云池,通過這三層云池的建設,沃云未來將再增添百萬級vCPU和EB級的存儲能力,形成聯通自有的云聯網體系,實現云和網同開、同停、同監控。同時,沃云還有“云徑”“云策”“云警”“云暢”四大平臺,對沃云業務進行全網統一管理、集中服務。
實現入網即入云
與互聯網公司提供的云服務相比,運營商的云服務最大優勢是云網融合。“我們希望將云網一體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沈可說,“實現入網即入云,用云即用網,是云網一體化一站式的服務。”
以前的移動互聯網和傳統的互聯網相似,是一種盡力而為型網絡,而5G朝向一種新的網絡類型發展,即確定性網絡。即網絡的速度、網絡的時延是可以確定的。“5G作為移動通信端技術的變化,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就是倒逼傳輸網和核心網建造面向服務的未來網絡,這是5G最大的機遇和挑戰。”中國聯通云計算首席科學家、聯通云數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朝陽說。
越來越重視云網一體化的運營商,面對5G的倒逼,其云計算的框架也自然隨著網絡需求的調整而調整。聯通云數據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鐘忻說,聯通沃云新發布的5.2版本,帶來了能夠支撐業務轉型的強壯、靈活的新一代基礎架構,整體具備五大核心能力、82項功能增強和升級,并對PaaS能力做了擴展。此外PaaS能力中臺包含了三大微服務開發框架、12個微服務組件、10種iPaaS能力,集成了8種研發工具,并可依托業務完善數據維度,打造智能化運維監控平臺,以及滿足精細化運營的計費系統。
沈可說,中國聯通為5G時代的沃云打造了四個標簽,就是安全可信、多云協同、專屬定制和云網一體。由中國聯通所提出的云聯網的概念目前已經變成行業的標準,中國聯通的云聯網骨干網,已經將300多朵云連結在一起,包括國內200多個數據中心,聯通之外的30多家云商的數據中心以及海外50多個云商數據中心。
與開源同行
在聯通沃云峰會上,SODA Foundation中國社區正式啟動,這也是聯通沃云系列行動計劃落地的重要組成部分。SODA將是Linux基金會下數據與存儲領域的首個子基金會。
據華為資深專家陳敬介紹,針對企業當前面臨的異構存儲管理、IT基礎設施煙囪式建設等挑戰,SODA正在為業界提供一套統一的存儲管控標準,并面向應用提供智能的數據與存儲服務,最終實現數據在多云間的平滑流動和統一管理。SODA的前身是OpenSDS(軟件定義存儲),目前已經有建信金科、中國聯通、華為、易華錄、鼎甲、沃達豐、英特爾、富士通、豐田、索尼、NTT、雅虎日本等20多家全球知名公司加入。各領域主流廠商的大力支持,賦予了SODA未來發展更大的空間。
在SODA中國社區首次圓桌會議上,相關方針對SODA基金會的社區治理模式和2020年技術路標進行了討論,明確將在2020年構建可批量復制的標準方案,重點落地中國和日本的4家合作伙伴的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