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宇物聯 專注于提供高穩定、高速率的三網物聯網卡
物聯網在災害預警中的4個應用
- 作者:智宇物聯
- 發表時間:2022年10月12日
- 來源:智宇物聯
每一年,全世界都會發生數以萬計的自然災害,在過去的5月,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6次、全國89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自然災害或大或小,但不論大小,它們都會給我們的社會、生活及經濟帶來危害。
在過去,我們受限于科技的發展,不能很好地預警災害,但隨著物聯網、云計算、5G等新興技術的興起,各國政府都在研究災害預警系統。將物聯網投入到災害預警中,幫助我們提前 預測災害,讓我們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做好關于災害的一切準備,從而有可能挽救生命、財產和資源。

災害管理中的物聯網模式
物聯網是一個由多種設備組成的網絡,網絡中的各類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感知到災害來臨,可以做到提前預警;在災害發生時,也能夠快速將災害信息傳達到各個地方,有助于人們進行救助、防備后續的災難。這就是物聯網將被動災害管理技術轉化為預測性災害管理技術的能力。
物聯網可用以下的災害管理:
▲監測地震活動
地震是破壞性極大的自然災害,并且很難避免。但有物聯網,我們就可以對地震活動進行監測,做好災害的防備。具體如何操作呢?我們可以將物聯網設計——智能傳感器附著在建筑物、橋梁等地方,傳感器對地殼運動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進而監測地震活動。當傳感器識別出數據異常,就會向物聯網的其他設備發送警報,甚至從物聯網中的公共廣播系統進行預警,這樣,就可以避免更多的人員受傷。因此,物聯網設備可以幫助挽救生命并最大限度地減少救援措施的成本。
▲預防森林火災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有著大量的森林資源,森林火災也是一個重大的隱患。通過使用物聯網設備,及早發現野火并提前預警森林火災:物聯網傳感器可以附著到樹上以監測森林中的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水平等參數,假如發生火災,借助物聯網設備的 GPS 坐標,消防員可以輕松定位火災區域。此外,如果野火已經達到直接人為干預存在風險的程度,則可以使用無人駕駛車輛來控制局勢。

▲保護發電廠
躲過天災卻躲不過人禍,人為災難的破壞性有時候比自然災害更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切爾諾貝利事件。通過在發電廠部署物聯網設備,通過設備收集的各類參數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檢測到發電廠運行中是否存在異常,從而有效預防或阻止災難的發生。開發者還可以在物聯網設備中加入一個能夠向政府送達警報的程序,或者設定一個自動關閉的操作,更好地保護發電廠。
▲救人
一旦發生災害,救援被困人員就是重中之重的事情,物聯網設備的定位功能,可以提高救援人員的救助效率。甚至,物聯網設備中的無人駕駛汽車、遙控機器人等設備,可以代替救援人員深入災區進行救助工作,為受助的人們帶去必需品和醫療用品。

規劃未來
我們應該將物聯網運用到防災部署中,在新技術、新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下,物聯網、大數據等工具能夠幫助人們更準確地預測災難的類型、嚴重程度和發生時間。同時,聯網設備也可以用來改進人工災害管理技術,以幫助降低救援人員的風險暴露。考慮到物聯網帶來的所有好處和改進,世界各國政府需要增加物聯網在災害管理中的使用。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通過物聯網和其他的新技術更精準地預測災害,做好災害的預防和救援,從而避免更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你期待那天的到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