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宇物聯 專注于提供高穩定、高速率的三網物聯網卡
iot物聯網是什么意思(iot物聯網管理平臺)
- 作者:智宇物聯
- 發表時間:2022年9月27日
- 來源:智宇物聯
這幾年筆者經常碰到一類朋友說也是做物聯網的,具體做什么業務呢?
賣物聯網卡!
由此,我知道物聯網卡必定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為什么這么說?
我經常遇到很多朋友都找我,說他的物聯網卡是全網最高性價比的,說白了價格就是最低!
低到什么程度呢?市場價格的0.5折以下,你很少看到這樣低折扣的商品吧?就是這么神奇!
一張卡一個月只收幾毛錢,難么靠什么賺錢呢?
深入到各個省的物聯網市場,很多省銷售的物聯網卡的資費很低,其在集團公司的標準資費基礎上的折扣非常低,如5元/月的30M流量,很多省打0.5折,即一個物聯網用戶每個月僅需要繳納兩毛五分錢、每年僅需繳納3元錢,即可使用通信服務。
當然,還有很多更低資費的物聯網卡,如一個月僅需繳納一毛錢甚至更低。真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那么物聯卡的月資費如此之低,一方面是市場惡性競爭的結果,另外一方面,這么低的價格到底有沒有可能賺錢呢?
想要揭開這個面紗,我們首先了解下到底物聯網卡是什么?它都有哪些功能?
簡單來說,物聯網卡可以理解為一種定制的手機SIM卡,可以實現無線聯網、收發短信等功能,擁有專屬的號段和網元設備。
“物聯網卡”某種角度是物聯網的核心,物聯網如果簡單的理解成感知,傳輸,應用三個層面,那么物聯網卡就是解決傳輸的根本。
運營商面向有物聯網需求的用戶提供的移動通信接入業務,目前就是開通物聯網卡。
物聯網卡采用專用號段(11位或13位),通過專用的網元設備支持短信收發、無線傳輸以及通話等基礎通信業務,提供通信鏈接管理和終端管理等職能通道服務。
物聯網卡與我們手機SIM卡長的類似,但是這兩者的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就是資費不同,物聯網卡通常是按照流量來計費,并沒有月租。
另外,物聯網卡的材質與普通的SIM卡也有不同,由于使用的環境比較特殊,物聯網卡的制作材料可以是工業級的,不僅耐高溫、低溫、摔打,而且耐腐蝕、壽命長。
當然功能也有所差別,比如物聯網卡可不能打電話,就是不開通語音功能,只能走流量。因為默認“物與物”是不會打電話的!
因此,物聯網卡針對的業務其實就很清楚了,比如共享單車,無人售貨機,各種智能表,可穿戴設備等等。
這類的需求最大的特點就是數量巨大!僅僅共享單車當初推廣普及的時候就是高達千萬級的使用量。其他的智能手表之類的應用數量也是非常可觀。物聯網卡可以說是對著這類業務定制服務,基礎費用很低,按照傳輸的數據量來收費,功能也很單一,說白了就是數據通量業務。
當面向這種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業務時,價格可能就是決定因素!
所有物聯網客戶可以使用任何省的移動、電信或聯通的物聯網卡,因此,對于客戶而言,全國各地的電信運營商,只要誰給的價格最低,就選擇使用誰的卡。
理論上屬于百團大戰的局面!全國33個省、3家電信運營商,共計99個省級商家在物聯網市場角逐競爭,另外每個省的各地市之間還有競爭!
近年來,為了更好的開展業務,政策上又放開了一批虛擬運營商。在這之下,又涌現出眾多的中間商,俗稱卡販子,在客戶和運營商之間做生意,把物聯網卡的月資費打壓得很低!
正常業務沒有利潤,于是只能琢磨一些旁門左道。物聯網卡市場亂象主要被投機者濫用、販賣。
你聽說過所謂的“黑-產”嗎?有人形象的叫羊-毛-黨。
目前我國從事“黑-產”的羊-毛-黨-超過40萬人,如果算上相關產業的外圍人員,總數超過160萬人。對于羊-毛-黨而言,他們最重要的牟利工具就是手機卡。
資深羊-毛-黨-的業務就是:購買一批物聯網卡,等到購物節當天開始瘋狂領新人紅包,刷促銷商品,之后再將這些商品以原價或低于原價轉賣給有需要的人賺取差價!
千萬不要小瞧這個差價,利潤也是很豐厚的。有的時候還解決了商家促銷需要網流的問題,所謂的刷單業務就是這個原理。
但是隨著手機實名制政策的收緊,手機號已幾乎實現100%的實名登記。正規手機SIM卡越來越難以獲取,很多人就瞄準了物聯網卡。
現在就應該清楚了,為什么物聯網的行業大軍是由賣物聯網卡的扛起來的吧。
據調查顯示,通常一張物聯網卡就能為羊-毛-黨-帶來近100元的收入,如果按每年有4000萬張卡來計算,整個行業每年將達到40億元的規模。
從2017年開始,運營商們在全國范圍內大力開展“大連接”行動,深度拓展物聯網市場。很多重點考核的是物聯網連接數(即接入終端或者接入點數量)。
很多地市都陸續達到了“物超人”,即物聯網的用戶數超過了手機用戶數。這也充份顯示了物聯網市場廣闊。
在手機短信和語音趨于免費、4G流量單價不斷下滑的背景下,拓展物與物的通信市場,為運營商帶來新興的通信收入,物聯網卡看起來形勢一片大好。
除了前面分析的羊-毛-黨,我覺得有存在就說明了它的價值。那么除了賣物聯網卡,還有沒有其他切入物聯網的機會呢?
答案是肯定的,就是要緊密結合業務,找到利潤空間!
還是拿物聯網卡來舉例,事實上很多物聯網業務是需要流量的,基于物聯網卡的增值業務,如4G對講、4G后視鏡、4G視頻監控等,可帶來高ARPU的物聯網收入。
中國移動的4G對講終端,每個物聯網卡一個月可帶來近30元的收入、最高帶來近150元的收入,基于4G流量的增值產品將是未來拓展的重中之重!
很多虛擬運營商,也包含卡販子朋友們,都找我詢問還有沒有其他的物聯網切入點?
在我看來,機會很多很多,需要摒去暴-力-心態,用心向物聯網的業務端靠攏,去找市場機會點。
這里的心態是重點,習慣了賺快錢的,一定不愿意苦逼地去做研發。
我提出來物量經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當前互聯網模式的獲客成本已經今非昔比了,通常情況下互聯網公司投入的資金達到140元以上,有的已經將近400到500元。
大家知道互聯網的最大優勢就是邊際成本低,因為過去吸引用戶靠免費,所以用戶數量越大,成本就越低。今天這條規律已經打破了!
物聯網和互聯網之間已經接近走到了所謂的平衡點!為什么會有羊毛黨的出現?其實他們賺取的就是互聯網商家提供的獲客成本,只不過采用了作假的批發模式。
反過來,如果互聯網公司能夠把獲客資金投入到物聯網上呢?去設計跟業務相關的硬件產品,可能整個商業模式都徹底顛覆了。
要知道,我們人性的最簡單的弱點就是愛占小便宜,那么設計出這樣的業務模式,可以牢牢抓住客戶!
原理很清楚,很多人已經悄悄開始實施了。
關鍵是你除了會賣物聯網卡,還要抓緊轉型升級,物聯網的切入點肯定不是賣卡這一個通道!